您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困扰:用浊度检测仪测量了高浊度、充满油污或富含藻类的“复杂水体”后,仪器的读数开始漂移,重复性变差,甚至校准都无法通过?
这并非仪器“娇气”,而是因为污染物残留正在“弄脏”仪器的“眼睛”——光学部件。
对于仪器,比色皿(样品池)的洁净度就是一切。在测量复杂水体后,如果不能立即进行彻底、正确的保养,残留的油膜、生物膜或水垢会固化在光学表面,造成永久性损伤,甚至导致仪器提前报废。
别担心!遵循这套专业的保养流程,即使是面对最棘手的水样,您的浊度仪也能始终保持最佳状态。

核心原则: 绝对不要让样品在比色皿中风干!
污染物一旦干燥,其附着力会成倍增加。必须在测量完成后的5分钟内立即行动:
1. 立即清空: 迅速倒出水样。
2. 初步冲洗: 立即使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,充分冲洗比色皿内部 35 遍。
3. 温和去污:
使用中性、无磷的实验室专用洗涤剂稀释液。
倒入比色皿中,盖上盖子轻柔摇晃,或使用比色皿专用软刷或棉签擦洗内壁。
&苍产蝉辫;禁止: 使用任何可能刮伤表面的粗糙刷子或百洁布。
4. 彻底漂洗: 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步!用大量去离子水冲洗比色皿,至少10遍以上,直到冲洗后的水滴不再“挂壁”(水珠能均匀流下,表明表面已无洗涤剂残留)。
5. 擦干外部: 使用无绒布)或光学镜头布,顺着一个方向擦拭比色皿的外部光学面。避免划圈擦拭,严防留下指纹和水渍。
如果常规清洁后,发现比色皿内部仍有“彩虹色”的油膜或肉眼可见的附着物,请立即启动深度清洁:
工具: 乙醇(酒精)或异丙醇。
方法: 用酒精溶液短暂浸泡或擦洗内部。
注意: 塑料比色皿需确认其是否耐受酒精。使用后,必须立即用去离子水彻底冲洗掉所有酒精残留。
工具: 稀释的次氯酸钠(漂白水)溶液(约510%)。
方法: 浸泡比色皿 1530 分钟,以分解粘滑的生物膜。
警告: 漂白水残留会严重干扰后续测量!浸泡后必须用极大量的去离子水彻底、反复地冲洗。
工具: 稀酸溶液(如 15% 的盐酸、硝酸或柠檬酸)。
方法: 短暂浸泡几分钟,溶解碳酸钙等无机盐沉淀。
警告: 酸性残留同样危险!使用后必须用去离子水彻底冲洗至中性。
清洁不等于保养的结束。错误的干燥和储存同样会毁掉比色皿。
干燥: 将比色皿倒置在干净的洗瓶架或无绒滤纸上,自然风干。
&苍产蝉辫;禁止:
禁止加热烘烤(除非制造商明确许可),高温可能使比色皿变形。
禁止用压缩空气(如洗耳球)吹干,这会将空气中的油污和灰尘吹入内部。
储存: 将完全干燥洁净的比色皿,放回其专用保护盒中,光学面朝向正确的插槽,防止灰尘和划伤。

保养完成后,我们需要一个“体检”来确认仪器状态。
在刚清洁好的比色皿中装入高质量的去离子水(或专用的零点浊度标准液)。
擦拭干净后放入仪器测量。读数应非常接近 0 NTU。
如果读数偏高或跳动: 说明比色皿仍未洗净、外部有水渍/指纹,或内部有气泡。请返回第一步重新清洁。
使用已知浓度的浊度标准液(如 Formazin 标准液)。
测量读数,检查是否在标准值的允许误差范围内。
如果上述验证失败,说明仪器的光学系统可能已因污染发生漂移。
此时,必须立即按照仪器说明书,使用新鲜、未过期的标准液,对仪器进行完整的重新校准。
保养浊度仪,尤其是在处理复杂水体后,切记几条“红线”:
永远只拿毛面: 绝对不要用手指触碰比色皿的光学透光面(透明侧)。
划痕是永久伤害: 比色皿一旦被刮伤,光线会发生散射,导致读数永远虚高,只能更换。
说明书是第一准则: 不同品牌(如HACH, Hanna等)对比色皿材质和耐受的清洁剂有不同规定,请务必遵从。
探头同理: 如果您使用的是浸入式探头,保养原理相同——立即冲洗光学窗口,定期深度清洁,并及时校准。
复杂水体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测量后的疏忽。 将这套保养流程变成您的标准操作,您得到的不仅是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,更是仪器数倍的寿命延长。
最新动态